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芳村村

芳村村位于黄山风景区东南方向,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。辖17个村民小组,686户2414人(太平天国时期人口最盛,有一千余灶,以此推算有五、六千人。解放前只有两百来户,七百余口人)。境内水田150亩,旱地100余亩,茶园3000余亩,毛竹林7000余亩。

芳村历史上为徽州府所辖,民国时期属杨村乡公所管辖。1952年改芳村乡,1958年改为歙县黄山区黄山公社芳村大队。1987年成立地级黄山市,芳村村归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芳村村,东以汤口岭头为界与汤口村接壤,南与徽州区的胡川接壤,西与梅村、大岭下为界,北与黄山区焦村接壤。1957年2月高级社时,芳村村共分十个队,浮溪为第一队、寨西为第二队、村当中是三至八队,鸭坑为第九队,金竹坑为第十队。

现在的芳村分三个自然村,1-12组是中心村,13、14组在鸭坑,15-17组在金竹坑。中心村又分寨西片、吴村片、社屋湾片、中心片、新桥片。

鸭坑自然村位于芳村村正东方向,东与徽州区的漕溪乡接壤,南连金竹坑,西连中心村,北连汤口、寨西。

金竹坑自然村位于芳村村正南方向,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徽州区小源、胡川、梅村交界,北连中心村、鸭坑。现有150户,533人。

沿新安江水系逆流而上,在黄山源这里,芳村村地势较为开阔,河道弯曲,僻风朝阳,是一处理想的定居地。据史料记载,芳村村有九百年的历史。在《谢氏统宗志谱》中就记载有会稽人字彦俊于隋朝仁寿元年(601年)迁歙县西中鹄乡谢村(南唐前为游山乡,南唐943-957年间改游山乡为中鹄乡),即现在的岩寺, 是本地谢姓的一世祖,妻王氏生有两子,名文志、文忠,是本地谢氏的二世祖。二十世祖亨公生有三子名玘、本立、宸,其中玘迁曹溪生有三子,名旺、成、泉。泉生两子名仁安、仁喜,其中仁安于南宋早期(1140年左右)迁芳村,仁喜迁丰乐里三口。二十三世祖仁安是芳村的谢氏始祖。始祖生有四子名子超、子皋、子端、子雷。仁安原配郑氏、继曹氏同葬曹溪石慶头。清朝早期谢氏的一房还迁去了梅村。在元朝后期有程氏流入,租土地耕种,他们住在芳村的程家坑,其先祖葬在草坑口喜鹊登梅处。

芳村可为一风水宝地。村口有四座名为四象把门的小山--大狮和小狮、千年乌龟和蛇精。站在高山俯瞰,更加逼真,两头雄狮伏卧,龟蛇站立两旁,一条道路从中穿过。从前路经此地的官府要人,在此都要下轿走过去。当年在这只乌龟的背上插有一根4米长,40厘米直径的六角石柱,石柱的顶上的圆盘托着一个石球。

沿乌龟山往上有一座古石桥,长约50米,宽7米,皆为石块所砌。民国二十三年修筑公路前,桥面上建有一座长长的凉亭,有一老人长年住在桥上,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。此桥分别于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九二年进行了维修,在后一次的维修中,在桥拱中间两旁发现存放有一对金马。

过了桥,不远就是一座观音庙,观音庙往上有一座高高的青石牌坊,名为贞节牌坊。过了牌坊,便来到了水口,就是现在的牛屎岭。以前的牛屎岭是一上一下的,意为将财留住。

进入村庄后是一大祠堂,名为文德堂(芳村有两大祠堂),文德堂正面是

中文名
芳村村
行政级别
隶属
汤口镇
所属城市
黄山市
电话区号
车牌代码
皖J
区划代码
341003102201
邮政编码
242700

芳村村高清地图

汤口镇下属其他社区

芳村村相关资讯